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
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,正是一年物产丰收之时,这一天,人们往往会与亲朋欢聚畅饮,故而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地方性饮食习俗。
重阳糕,步步高
重阳糕,也叫花糕或重阳花糕。旧时,每到重阳这一天,餐桌上都会摆上一盘用糯米制作的重阳糕,从选米、抹粉,到成团、调味、上锅蒸……每一步都精心配比,才能做出软糯适中又不粘牙的重阳糕。
重阳糕不仅味道独特,还被赋予美好的寓意。因“糕”与“高”同音,吃糕寓意步步登高。
饮菊酒,赏菊花重阳节正是金秋时节,菊花盛开。
重阳前后宜赏
菊及饮菊花酒。古时菊花酒,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。九月初九这天,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,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,一起用来酿酒,放至来年饮用。
时逢佳节,秋高气爽,菊花盛开,窗前篱下,片片金黄。除登高插茱萸外,亲友们三五相邀,同饮菊酒,共赏黄花,别有一番情趣。
品鲜蟹
重阳节前后的螃蟹最是膏满黄肥,是大自然的节日馈赠。食蟹也是重阳的传统习俗——左持蟹螯右持酒,不觉今朝又重九,这天的螃蟹已经不只是普通的食物,还成了传统文化的载体。《红楼梦》里林黛玉说“对斯佳品酬佳节”,薛宝钗说“长安涎口盼重阳”,说明到了清代,螃蟹已经成了重阳佳节不可或缺的食物了。
除了吃重阳糕、螃蟹,饮菊花酒以外,在重阳节这天我国各地饮食风俗各有特色。山东昌邑,重阳节会吃辣萝卜汤,以求家庭美满幸福;浙江桐庐,九月九日“备猪羊以祖”,取“羊”与“阳”的相似发音;而在江西等地区,吃糍粑是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,芝麻炒熟,捣成细末,糍粑团搓成条,拌上芝麻、白糖,香甜适口,回味无穷。
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不管多么忙碌,都不要忽略家中的父母和老人,不妨为父母做一顿重阳美食,共享团聚之乐。
(据央广网)